2021年6月22日 星期二

[醫學筆記] 第一次替期刊論文審稿的經驗

因為之前有發表了幾篇SCI paper, 最近很榮幸的被還不錯的期刊邀請當審稿人, 也拿到了審稿人證書, 雖然不知道這個證書可以拿來幹嘛XDDD

第一次當審稿人很興奮, 就像第一次投上期刊的感覺, 覺得自己慢慢的有在進步, 當然離學術界的大神們距離還很遠, 其實審稿後反思自己當作者時候, 很多很在乎的東西也許審稿人根本就不在意, 反倒是有幾個點, 很多人都有提到, 我自己在審稿的時候也是最先注意到的

1. 圖表: 圖表真的超重要, 文章寫得密密麻麻, 第一眼就是先看圖表, 圖表做的爛, 大概就哭哭了, 圖表做的精美, 但是跟題目無關的話也沒有幫助

2. 摘要: 同上, 不過我覺得比圖表的重要性小一點, 感覺是編輯會比較在意的東西, 不過還是要寫好

3. 方法跟後面結果: 前面寫說用某某方法, 結果後面結果跟方法對不起來, 這個被抓到, 大概離退稿也不遠了

4. 引文(introduction): 要寫的跟故事一樣, 讓人想要看下去, 寫太爛人家會覺得這個題目沒價值

5. 討論: 這個我覺得大家都花很多時間寫, 但是實際上這邊要寫好難度真的很高, 而且我覺得這部分反而是關注度相對沒那麼高的地方, 比較不容易掉分, 我自己的感覺

在來就是從審稿報告的角度來說, 最近一直狂推所謂的structured review, 就是強調審稿報告要有格式, 包括文章後續處理建議(接受, 小修, 大修, 或者是退稿), 總評, 以及大的改進點跟小改進點, 

希望自己可以多一點審稿的機會, 也希望這些經驗可以讓寫作更順利XD

reference:

1. Elsevier reviewer hub

1 則留言: